第(1/3)页 公元前536年8月,晋国国君晋昭公薨,其子姬去疾继任国君,史称晋顷公。 我们先交待一下,此时的晋国六卿人事。中军帅佐:韩起、赵成;上军帅佐:中行吴、魏舒;下军帅佐:范鞅、智烁。 暂时没变,仍旧是韩、赵、中行、魏、范、智六大家族掌控着晋国大权。有史料认为,公元前526年是晋国从公室主导走向完全由六卿主导的分界线,这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因为自这一年开始,貌似由晋国国君出面主持的事务少之又少,相反,六卿在春秋江湖的普遍地成为国君的代理。 中原诸侯,也都开始从抱晋国的大腿,变成抱晋国某个卿大夫的大腿! 晋国六卿内部的权力斗争,也让这些诸侯应接不暇,有抱错了大腿的,也有不知何去何从的。 但不管如何,中原诸侯之间,至少还是弭兵时期,互相之间是不会发生战争的。真的手痒了要打个仗,那大家便去找四方戎狄蛮夷的晦气吧。 晋国上军帅中行吴手就痒了,这一次,他没去找鲜虞的晦气,他盯上了周王室所在洛邑旁边的陆浑部落。 前面我们讲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围绕着华夏中原周围的四方少数民族部落,而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比如这支叫陆浑的部落便是属于一支西戎部落,原来聚集地在西北一带。 陆浑部落原在西北一带活动,本是属于西戎。但那一带,后来成了秦国人的地盘。秦国为了把周平王赐给他们的丰镐一带土地给真正占领了,必须要与各个大大小小的西戎部落发生冲突,其中一支便是陆戎。 据史料记载,陆戎人原来居住在瓜州(大约现在的敦煌一带),个陆浑戎人的骨骼长而粗壮,成年男性身高一般在一米八左右。展示在中原人眼里的形象是披头散发,身穿兽皮,不食粮食食肉类,体格健壮,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 公元前638年,西戎霸主秦穆公征服了陆戎族,陆戎族被迫表示向秦国臣服。但这是一个危险指数极高的被征服者,秦穆公伤透了脑筋:如果灭了此族,则会对其他各族产生兔死狐悲的悲情效应,到时各地戎人起来造反,秦国是受不了的。 所以,秦穆公一直以来对西戎各部采取的征服手段是不一样的,有的要打,有的要拉,有的迁移,有的联姻。 这个时候,秦晋联盟被那个混蛋白眼狼晋襄公给破坏了,他不记秦国的恩,反而多次给秦国下套子,还趁秦国饥荒侵略秦国,终于将秦穆公给惹火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