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晋景公沉默了,他知道这些年来自己的这位爱卿憋着一口气,没日没夜操劳军国大事,身子骨早就垮了,是啊,象这样的股肱之臣,是应该让他休息了。 就这样,荀林父辞去了中军元帅一职,晋景公任用了荀林父所推荐的士会为中军帅。公元前593年,荀林父病逝,谥号为“桓”,人称中行桓子、荀桓子。 荀林父,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他的故事了。他是晋国名臣荀息之孙,最早于公元前633年以晋文公的车御职务登上晋国的春秋舞台,并于公元前632年在晋文公军制改革后担任中行将,所以荀林父一脉便从荀氏家族中别为中行氏。 关于荀林父的出生,有一个传说非常有意思。说是晋国冶氏家族(晋国的冶氏家族可能源于周王朝时掌管兵器冶制的官,掌制兵器,以其世官为氏)有一个女奴患了重病,被主人抛弃于汾河边。眼看就要病死了,幸亏晋国大夫舞嚚(yín)的马僮(养马的奴隶)来汾河饮马(所谓饮马就是让马喝水的意思)。见到有一姑娘躺在那里,便上前去看。 女奴见了马僮,有气无力地说:“我刚刚做了一个好梦。” 马僮便问她:“你做了什么样的好梦呢?” 女奴说:“我梦见自己乘水而行,来到黄河、汾水交汇的地方,发现那里有三匹马在我面前起舞呢。” 包括春秋在内的许多史料,记录了不少梦的故事,而梦,永远是当时人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其实这个女奴所谓的梦,极有可能是她在恍恍忽忽中看到了马僮赶着一群马来到她不远处而已。 马僮非常同情女奴,他便立即回报了主人舞嚚。舞嚚也颇为奇怪,便亲自前往汾河边查看。女奴奄奄一息,舞嚚探了探她的鼻息,对马僮说:“快快,尚有救。” 就这样,舞嚚救起了女奴,了解了她的主人是谁后,舞嚚出赎金将女奴给买了回来。女奴病愈后,成为舞嚚的一名侍妾,不久为舞嚚生下了一个儿子。据说,这便是荀林父。 当然,这只是关于荀林父的生世的一种说法,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即可。毕竟,舞嚚之子为何叫荀林父?我们一直把荀林父归于荀息之孙,但我们必须承认,确实没有史料记载过荀林父与荀息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2/3)页